公会与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开展系列座谈会和培训活动
日期:2025-04-03 点击次数: 来源:公会秘书处
为促进行业交流和专业能力提升,近日公会与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在上海联合举办了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及风险管理公司座谈会、衍生品业务交易人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3月25日,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与风险管理公司座谈会顺利举行。来自上海地区的13家期货公司负责人及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9家风险管理子公司负责人受邀参会。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期货衍生品部总监刘俊、上海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李科、公会会长马文胜出席会议。
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就公司经营现状、产品布局、团队建设等方面做了介绍,并重点围绕资管业务如何深耕期货和衍生品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讨。
在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公司2024年整体经营情况、业务模式与功能、大宗商品风险管理及做市业务、郑商所品种在衍生品业务和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中的应用情况等展开了深度讨论。
3月26日上午举行的衍生品业务交易人员培训班吸引来自上海地区期货公司、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人员80余人参加。郑商所期货衍生品部总监刘俊,公会副会长、衍生品专委会主任闻勇翔到会致辞,公会秘书长主持培训。
刘俊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实施《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规则》,引导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合规稳健发展。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是衔接期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在大宗商品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在服务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期货”模式,更是为乡村振兴开创新的市场化手段。郑商所将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持续优化规则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透明度,为风险管理公司展业创造更优环境。
闻勇翔提到,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帮助相关单位深入理解《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规则》的制定思路和主要内容,提升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人员专业能力。公会衍生品专委会在2024年,通过拜访上海市国资委相关部门和上海上市公司协会等机构,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协办风险管理业务培训,举办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座谈会等方式,服务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专委会还创设银期业务工作推进小组,整合资源服务产业,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期货业协会会员二部高级主管高晶、广期资本副总经理曹登科、东证润和场外衍生品业务总部总经理周兴兴,分别就《<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规则>解读》《场外期权在产业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互换、远期等线性衍生品业务简介》等专题进行了授课。
本次系列活动通过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开展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多维度赋能从业人员。后续,公会将进一步深化和交易所的合作,发挥各专委会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座谈活动,切实提升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Copyright © 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 电话:021-5080005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沪ICP备1093245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5366号 联系邮箱:shfa@shanghaif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