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服务实体之“上海样本” |探索期货新工具 打开服务实体企业新路径

期货服务实体之“上海样本” |探索期货新工具 打开服务实体企业新路径

日期:2023-09-15   点击次数:   来源: 期货日报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领域几乎成为了创新和发展的代名词,上海的每一个变革和步伐都与国家经济的脉搏紧密相连,而其中,期货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上海与期货的结缘早于众多城市,1993年,当期货在全国尚属新生事物时,上海就已经迈出了大胆的步伐,有色和橡胶就有了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这一勇敢的尝试,更是书写了上海金融创新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批与期货市场紧密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在上海涌现,共同构建了上海的金融生态系统。多年来,无论是市场规模、交易活跃度还是创新尝试,上海期货行业都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今天,上海期货行业与产业企业积极合作,结合中国特色,创新开发各类期货衍生工具,这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丰富了市场的选择广度,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上海为期货行业创新提供优质土壤
“期货市场作为各方参与者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场所,在增强企业稳健经营能力、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证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人才汇聚,金融要素市场齐备,汇集了期货、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多层次的交易场所,品种上保持较高频率的上新节奏,成交活跃度不断提升,为各类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和融合提供了优质土壤,为期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使命创造了条件。
在国泰君安期货相关负责人看来,实体企业通过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实体企业接受专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服务,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两条主要路径。在第一条路径中,商品期货合约设计与创新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更多实体企业通过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前置条件;在第二条路径中,上海市提供了优秀的金融营商环境与资源配置通道,让金融机构在竞争中不断优化自身服务能力,创新衍生工具,降低边际成本,更好地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上海期货行业对外开放力度也不断加大,充分利用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加深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说,上海凭借其国际化视野、丰富的金融资源、完善的市场基础设施以及深化的金融开放政策,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提供了多重有利条件。
正是因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上海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或拥有国外金融行业丰富工作经验的回国金融人才。东吴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人才聚集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不仅是海外人才,经营机构的集聚,也为人才储备充足提供了基础。东证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今,全国期货公司在上海设立了61家风险管理子公司,全国占比超过60%,这也为实体经济运用期货产品管理风险提供了充足的渠道。“经营机构的集聚也意味着上海期货行业人才数量较多,这些人才能够为实体企业提供相关的期货市场创新服务和咨询。”他说。
此外,上海作为国际经济、航运、贸易和科创中心,实体经济高度发达,同时拥有交通便利、信息汇集的区位优势,也为期货市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吴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上海的实体企业更加开放和善于创新,对新的金融工具期货、期权等接受度更高,期货公司为实体企业服务,理念上的障碍相对较少。上海作为金融市场前沿,不管是金融行业从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都很强,这也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提供了持续性条件。
东证期货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上海拥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了创新发展。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上海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性抓手不断增加。
业务模式创新为期货行业转型提供新引擎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期货市场的天职。东证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期货做市业务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回归,期货公司也从“通道型”中介向“交易型”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未来期货公司在金融行业中的定位将是实现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功能的衍生品综合服务商及专业衍生品投资者,这对期货公司的能力,特别是创新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上,期货行业的创新成果更多的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模式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为了满足不断升级的企业需求、增强行业竞争力,以及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东证期货不断探索开展“保险+期货”创新试点,逐渐引入“保险+期货+银行”“订单收购+看涨期权”模式等创新型项目,更好地保障项目效益,助力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创新项目在全方位保障农户种植收入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实现了多方共赢。
在东吴期货相关负责人看来,“保险+期货+N”是当前期货行业和保险、银行等金融行业合作,共同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期货行业风险对冲的专业优势和保险公司服务“三农”的行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服务于保障农户和新型农业主体的生产经营稳定性,推动国家乡村振兴工作。为了增强理赔效果,历年来期货公司不断探索场外期权结构的创新,从普通香草结构、亚式期权到增强亚式结构等,不断推陈出新。该业务模式下增加跨行业合作方的创新目标“N”主要包含商业银行,希望通过连接银行信贷业务,拓展服务“三公”的业务模式。通过跨行业的创新合作项目,让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到服务实体企业中来,弥补期货公司资金不足、社会信用不足等问题,更加强有力地做到金融服务实体。
东吴期货今年在服务现货贸易客户的过程中开展了内嵌累计期权结构的含权贸易业务,不论在期权结构的设计方面,还是在含权贸易的业务模式方面,都取得了创新和突破。累计结构可以让现货贸易的上下游客户把一定区间内波动的市场价格锁定在固定位置,便于稳定采购或销售价格,同时搭配贸易合同,又保障了货源的稳定性。这个业务模式对于现货企业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企业可以举一反三,在运用中积累操作经验,提升经营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在期权结构及货权转移等方面进行调整,继续探索大业务模式之上的小细节创新。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总体以小农经济为主,抗风险能力弱,需要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证资本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保险+期货”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价格风险的保障局限性,将“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市场”的链路打通,通过保险形式发挥期货功能,这一创新一方面提升了期货市场活跃度,另一方面使得整个农村金融链条形成良性互动,满足农业现代化对于资金和风控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险+期货+N”模式的运用中,新湖期货的创新方式尤为突出。2022年,新湖期货携手新湖瑞丰、中原农险,在内乡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为河南省内乡县花生种植户及合作社提供“新农村主体+银行+保险+期货+订单收购+含权贸易”的“期货6+”全链条创新服务,帮助农民实现“种植有钱、保价优价、销售通畅”,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激活农村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公益金融的新实践。
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6+”创新模式助力内乡县花生产业发展,对内乡县花生种植户及合作社提供“新农村主体+银行+保险+期货+订单收购+含权贸易”全链条创新服务,为探寻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新方案作出了新努力。
期货工具创新推动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在海通期货相关负责人看来,首先,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功能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地反映供求关系,为实体经济的生产企业提供预期价格,帮助企业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其次,期货工具使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降低市场风险,在业务开展实践中,不少企业已经使用期货工具对冲各种市场风险,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保护了企业的经营利润。最后,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金融创新,利用期货套利等手段筹集短期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他表示,从业务开展实践来看,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对推动实体产业利用期货工具起到了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风险管理效果提升。通过定制化的期货工具,实体经济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对冲和管理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经营压力。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规避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润,提高经营稳定性。二是成本控制和收益增加。实体经济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可以锁定商品或资产的价格,从而在市场价格波动时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在市场走势有利时,也能够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三是优化供应链管理。期货工具的利用不仅可以帮助实体经济企业管理自身的价格风险,还可以用于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期货合约的订立,企业可以更好地规避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供应链的影响,确保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
总的来说,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在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增加收益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它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机会,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期货服务的创新也促进了实体产业对期货工具的更广泛应用,推动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效果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客户在不同环境和特点下的风险管理诉求。”国泰君安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基础工具,传统的套保业务最为普适化,但其风险规避能力较为单一,在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与变化的当下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全天候多元化的风险管理诉求,所以才有了衍生创新工具与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创新实际是伴随需求导向产生的,金融服务机构围绕实体企业的实际诉求和需要,在传统套保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与迭代,才有了现行的种种创新工具与服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实体企业对期货工具的理解与应用加深,推动了产业对期货及衍生工具的接受和使用。
东吴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应用过程中,期货公司和实体企业之间更加信任,实体企业对期货公司有了一定的黏性,这有利于后续给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期货服务。此外,产业或者实体企业对期货工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会再出现谈“期货”色变的情况,他们逐步意识到期货是一种工具,只要正确利用,就可以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寻求多种创新方式  满足企业多变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期货市逐渐演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现代化市场,这种变化得益于期货行业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创新。在当前的环境下,仅仅依靠现有的运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期货市场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期货行业才能捕捉到新的发展机遇,适应新的市场规则,并继续为实体企业创造价值。
在中证资本相关负责人看来,上海期货行业的创新,要坚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结合国家对于上海五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立足上海、服务上海,将产品设计和业务创新与上海的战略发展和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在期货合约的创新上,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上海地区期货经营机构可以探索绿色金融期货,通过推出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期货合约,如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企业管理碳排放风险,促进绿色转型。具体来看,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金融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而上海拥有卓越的绿色金融发展潜力。上海拥有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城市,这些因素为上海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随着国家宣布“双碳”目标,上海制订了全面的碳达峰战略,出台了技术支持、氢能、碳汇、绿色金融等配套机制,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上海期货业可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开拓,为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业务创新方面,海通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期货经营机构可以研发更多样化、定制化的期货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第一,通过场外业务“雪球结构”收入的资金,可作为保证金融资业务的资金,用于实体企业扩大规模过程中的助力点。第二,通过场外业务打通跨境期货业务的开展,满足企业进行内外盘套保的需求,扶持实体企业更全面地开展业务。
东吴期货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未来,上海地区期货经营机构的业务创新可以继续深入产业链,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参与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生产经营利润。此外,在目前农产品“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之下,还可以寻求工业品的“保险+期货”创新和突破。在银行方面,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或者融资难问题时,通过期货工具锁定企业的市场风险,降低银行的融资风险。“期货公司或者行业要不断优化期货和衍生工具,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工具组合的方式,降低企业的套保成本,进一步推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质量。”他说。
事实上,伴随着大宗商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实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看来,一方面,辖区期货公司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期货投教、专业培训、策略指导等方式,为实体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化风险管理服务,支持更多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另一方面,上海辖区期货公司不断创新风险管理“工具箱”,通过“期货+”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农业经营企业的服务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升级。
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公司要为实体企业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要将协助企业全面战略转型,全面融入期货市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从四个方面协调推进战略布局:一是协助企业全面深化对于“价格风险管理”和“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的认知;二是全面建立与“价格风险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三是全面建立与衍生工具使用相适应的“风控制度”;四是全面建立具有“价格风险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员工队伍。
 

Copyright © 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 电话:021-68401088、68401590、6840088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沪ICP备1093245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5366号       联系邮箱:shfa@shanghaifa.org.cn